狗狗怎么得心丝虫?
心丝虫病(cardiacworm)也叫异尖线虫病,是由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引起的动物寄生虫。有幼虫期和成虫期两个阶段。成虫期在消化道中繁殖并形成较大的幼虫团,进而随胃肠道蠕动移行至小肠,此时幼虫脱离消化道壁进入肠腔,以消化液的酶解作用和吞食未消化的食物为营养,继续发育生长;当幼虫爬到幽门部时,吐食反射可使部分幼虫随同呕吐物排出体外。
但仍有部分幼虫经淋巴系统至肝静脉入体循环;一部分幼虫可穿透毛细血管壁,进入腹腔、胸腔,甚至到达大脑等组织,引起相应的局部炎症反应及损害。 在胃肠道内的幼虫可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出现呕吐。由于虫体在胃肠道内游走,刺激胃肠壁,导致胃肠道痉挛,引发疼痛,出现精神紧张、不喜走动、呻吟、呼吸困难、发绀、腹水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死亡。 虫体在外周循环经组织液扩散到心脏,逐渐侵入心肌细胞,并在其中发育成幼虫。初期,幼虫从受损的心肌细胞吸收营养,导致该处细胞坏死,随后,幼虫在心肌细胞间游走,并吞噬周围细胞,使整个心脏功能下降。随着幼虫在心肌细胞内不断生长,虫体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虫体内的细菌毒素也会对心肌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因心力衰竭而导致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