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宾格一岁多的狗狗?
恭喜楼主喜提爱犬。 然后,根据你的叙述大概整理下问题: 1、你家的狗有没有可能患抑郁症了?(来自知乎专栏《宠物护理》之《如何评价宠物医院「别把宠物当家人」的言论?》)
答:不知道楼主是不是因为这篇文章而有了“狗狗是否抑郁”的疑问呢? 虽然文章里确实提到过“不要把动物当家人”,但这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把对人类的情感寄托到动物身上”;以及下面这段话 所以,如果楼主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而有“狗狗是否抑郁”的疑问的话,那么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犬科动物没有所谓的“抑郁症”。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会建立亲密关系,也会产生情感创伤。 所以,当人类失恋或者遭受其他感情创伤后会去寻求他人的安慰和帮助来走出阴影;而由于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也会本能地试图将这种痛苦分享给他人——也就是所谓“把自己受伤这件事告诉别人”。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倾诉自己的情感经历时,对方可能会给予适当的情绪反馈以表示“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心情”,这会让这个人感受到被理解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沟通和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比如遭遇感情创伤的人可能会在朋友的陪伴下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哭完一场过后心情就会好很多)。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向另一只动物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时,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动物没有进入社会化的能力,它们不会像人一样把各种情感联系交织在一起,进而产生“情感创伤”。 如果一只狗在玩耍的过程中掉入了水中,它只会感到害怕,并不会担心这是不是“失恋”导致的;而如果它真的因此产生了怕水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也不是“与人倾诉”而已。 对犬类而言,它们对情绪的描述词汇比较单一且无法进行复杂的情感表达,所以如果“把狗当作家人”而尝试与狗交流它不能理解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 举个例子:当猫狗处于恐惧状态时,会表现出“攻击倾向”——这是动物的自然反应,是对于外界刺激做出的本能回应。但人们常常会把“攻击”误认为“敌意”,以为动物是在“生气”。事实上,动物的攻击倾向并不包含 “恶意” ,只是它们试图摆脱恐惧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的反应罢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而误以为狗正在攻击我们,那么我们可能会伤害到狗;如果狗把我们当成了威胁,那么我们也会伤害到狗。这就是把狗当成家人而尝试跟它交流“你没有把我当家人”时可能发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