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可以吃哪些水果?
角蛙(Chirostenotes)是两栖纲角蛙科中一种原始的、体形较小的蛙类,因身体形状似三角形而得名“角蛙”;也因其两颊突出形似三角形的“脸谱”,所以又被称为“面具蛙”或“塔西姆角蛙”(Tasiem Frog)。 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中美洲国家以及美国的南部地区。
由于原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和非法贸易的原因,角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及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生活习性】 角蛙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怕光,白天通常潜伏在树洞、石缝、杂草丛、稻田里等地,夜晚或者阴天才出外活动觅食。它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幼虫、蚯蚓、蜗牛、昆虫等,偶尔也会吃小动物如鼠类、鱼、蜥蜴等,当遇到食物缺乏时,也会吃自己尾巴进行补充能量和营养。
【生长繁殖】 雄蛙有一副细长的舌,雌蛙则没有;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且颜色鲜艳,背部有深色花纹,腹面有白色斑点。
其繁殖方式属于卵生,雄蛙将精液排入水中,雌蛙在水中受卵,完成后受精过程,然后雌蛙把卵产在有泥土和水草的地方,并用身体覆盖,保护卵不受侵害。
幼体的角蛙孵化出来后就进入了水底的生活,以水生植物及细菌为食。随着身体的长大,逐渐向岸边靠近并逐步向陆地演化,最终成为了两栖爬行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