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身上会长白斑点?
这其实是鱼的皮肤和鳞片脱落后的自然状态,很多鱼类都会这样。这些脱落的皮肤会堆积在鱼的周围,形成大家看到的白色“垃圾”,当然有些也会溶解在水中。 有些鱼(尤其是热带鱼)因为身体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直接可以看到里面的血管和蓝色血管网,所以会感觉它们的身体好像有白点,其实那层透明的薄膜下面本来就是蓝色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罢了;而有些鱼身体的颜色比较单一,没有明显的色斑,所以看上去“皮肤粗糙”并有白点。 其实,很多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也有类似的状况,只不过它们不会像鱼那样长期停留在水里面,所以不会像鱼那样一直浸在水里,我们也没有机会看到他们“裸露”的皮肤而已。比如:
1、虾的壳是硬质的,但是它的外壳是透明且薄厚程度可以变化的,当它感觉危险的时候,就会把身体蜷起来并紧紧地收缩肌肉,把外壳绷得很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全身露出来的部位都有白点。
2、河蚌的外套膜内侧有许多细小的毛,上面附着的粘液可以防止沙石进入,但这也使得我们的肉眼很难分辨清楚那些细小的毛的具体形态。不过如果我们将其冲洗干净,就可以发现河蚌的“皮肤上”有很多白色的小圆点,就是这些细密的毛从正面看形成的。
3、蜜蜂和小甲虫的翅膀底部也有很多细密的绒毛,而且它们飞行时翅膀来回扇动会使这些绒毛一直漂浮在空气中,我们用镜头靠近观察的话也能看到许多小白点,而且这些小毛毛看起来挺漂亮!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