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猫会有弓形虫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病毒病,是由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疾病。它广泛寄生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体内,全世界大约有20%~50%的人感染过该病原体,但绝大多数人并不发病。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少部分人会发展成症状较明显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的体征,严重时可能发生贫血、肝功能损害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虽然这种寄生虫的名称中有个"弓形"字,但它并非由昆虫传播,也不是通过弓箭入侵人体。真正的弓形虫(又称疟原虫)是原生动物,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类,形状像弯弯曲曲的虫子。而人们常说的弓形虫其实是它的幼虫阶段—寄生虫细胞内的内寄生虫,这个阶段的弓形虫称为内阿米巴。
其次,我们谈谈弓形虫如何致病。 引起人类疾病的弓形虫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鼠弓形虫、狗弓形虫、猫弓形虫与人弓形虫;其中,鼠弓形虫是常见的病原类型,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并可以感染人类。 目前,认为弓形虫的致病机理是通过神经毒素直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脑炎症反应。另外,弓形虫还会产生代谢产物,这些有毒的代谢物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有些学者还发现了弓形虫其他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脂质代谢紊乱、免疫损伤等。
最后,我们再聊聊弓形虫的传播途径。 弓形虫的传播途径目前比较明确的有三种,分别是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与垂直传播。
1. 消化道传播 接触被弓形虫污染的食品和水源可能会引起该寄生虫的肠道感染,已经发现的粪便中的弓形虫卵可能是一种慢性感染的标志。
2. 呼吸道传播 吸入含有弓形虫孢子的分泌物,可能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咳嗽等症状。
3. 垂直传播 母亲妊娠期若受到弓形虫感染,胎儿有可能发生弓形虫感染,其途径可能是胎盘传播或是分娩时母体产道中细菌的感染。出生后婴儿也有可能从接触到的物体上沾染弓形虫而被感染。
刚刚出生的小猫是有可能有弓形虫的,但是其体内的弓形虫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才能形成较大的虫体,并且能够排出虫体外,因此刚出生的小猫一般不会传播弓形虫。但是如果妈妈有弓形虫感染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预防,并在宝宝断奶后及时注射相应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