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乳腺增生初期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乳腺肿物一般多发于中年,妊娠期妇女,幼年及老年女性少见,临床上以良性肿块居多 (95%),恶性者较少见[1]。本病好发部位为乳房的外上象限,单侧发病约多于双侧,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单个或多个肿块,少数可有乳头溢液。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两大类,而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汁潴留样囊肿等属于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属于常见非肿瘤性疾病2,3]。本研究拟通过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7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病例报告 患者①女48岁,因“发现左乳包块2周”入院。门诊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双乳对称,左侧乳腺腺体厚10mm,右侧乳腺腺体厚11 mm,边界清晰,结构层次尚清楚,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探及1个无回声区,大小约1.2 cm×0.6cm,边界清,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右侧未见明显异常。考虑:1)乳腺囊肿;2)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完善相关检查后拟在臂丛麻醉下行“左乳囊肿切除术+左乳麦默通旋切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提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患者②女37岁,因“发现右乳肿物半年余伴疼痛加重3 d”入院。门诊行乳腺彩色多普乐超声检查示:右乳外上限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7 cm×1.2 cm,形态规则,边界清,CDFI显示:其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彩。考虑:1)乳腺纤维腺瘤可能;2)乳腺囊肿待排;3)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查乳腺癌标志物提示:CA-153为33.9 U/ml,CEA为2.5 ng/mL,AFP 0.4 ng/mL,正常值均小于10U/ml。复查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同前,结合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乳导管癌(T,NOMO期)。给予全麻下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肿物约3cm×2cm×lcm,质硬,活动度差,行右乳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乳浸润性导管癌,累及乳头,乳头导管增生,局灶导管内乳头状瘤。免疫组化:ER阳性率<10%,PR阴性,HER_2弱阳性。
该患者术前未给予任何辅助治疗,术后第6天开始给予化疗方案为ECX6周期,辅助内分泌治疗。 患者③男51岁,因“发现右乳肿物一个月”入院。入院前一月体检时发现右乳肿物,无压痛,无乳头溢液,无不适感,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乳外上限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1.1 cmx0.7c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回声均匀,CDFI示: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1)乳腺纤维瘤;2)囊性增生病变可能,建议随访复查。为进一步明确肿物性质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拟在全麻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发现右侧乳腺皮下组织广泛粘连,分离过程中出血较多,术后创口缝合,病理结果为:右乳实性结节,部分呈乳头状瘤改变,伴炎细胞浸润。
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预防感染,对症处理。 患者④男6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4个月”入院。患者自诉4月龄前无意发现右乳有一肿物,无压痛,无明显不适,未予以重视,近4月来肿块增大较快且伴有隐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行乳腺彩超检查提示:右乳实质性回声占位,性质待查,不排除肿瘤可能。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体格检查:心肺腹未见特殊,右侧乳房可触及一质软肿块,约2.0 cm ×l.5 cm,活动度尚可,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凹陷,乳头无异常。完善生化全套、甲功五项、肝炎系列、乙肝五项定量、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再次复查乳腺彩超:右乳实性占位,血流略丰富,初步诊断:右乳肿物。
该患者拒绝行钼靶、MR等检查,故无法进一步明确肿物性质。于2015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 ,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活检,结果:右乳肿物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pT,NOm,M0,Ia期。术后予全身静脉联合口服化疗。目前患者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体重稳定,大小便正常,伤口愈合良好,出院,继续口服化疗药。
病例讨论 本研究中,有4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3例行单纯乳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证实;1例行乳腺肿物切除,同时行麦默通旋切术,术中送快速冰冻切片结果提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病理证实。
1例患者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另有1例为乳腺黏液癌,术后行全身化疗。 上述7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59岁,病程短者为2周,长者达4月余,临床表现均以乳腺单发或多发肿物为主,多数伴有胀痛,1例患者曾在外院多次诊断为乳腺囊肿并予以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治疗,但患者肿物逐渐增大,因此本次入院后首先行乳腺B超检查明确诊断,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化验指标检测,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以上患者中除1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行单纯切除术外,其余患者均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根治性手术,其中3例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1例患者采用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1例患者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恶性肿瘤,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