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狗狗检查狂犬病?
狂犬病的检测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现在一般只有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到且伤口较严重的人才需要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 不过如果家里养了狗、猫等宠物,而且它们还经常外出的话,那么最好每年都及时为它们接种一次狂犬疫苗,以防万一。
而一旦你的爱犬出现烦躁不安、怕水、怕光、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则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狂犬病病毒,此时应及时将其送到正规的宠物医院进行治疗。 在对患狂犬病的犬只进行诊断时,兽医会首先观察其临床体征和症状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其进一步采血检查,如血常规、生化项目等等。 如果怀疑犬只体内可能有狂犬病病毒存在,医生一般会采集病犬的唾液或脑脊液进行检查,以确诊疾病。 目前对狂犬病病毒的诊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分别为病毒分离鉴定和抗原抗体检测。 病毒分离鉴定是目前最可靠、最敏感和最特异性的诊断手段之一,但这种方法较为麻烦,耗时较长,所以很少用到。 而常用的方法是抗原抗体的检测,目前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荧光抗体技术。 ELISA是一种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对于早期感染或病毒含量低的病例,容易出现假阴性;但对于晚期感染以及毒力较强的病例,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在确定患病后也需密切随访观察,并做必要的临床处理。
1. 血清学检验 可分为特异性血清学和非特异性血清学检验两类。 特异性血清学包括间接荧光抗体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检出血清中的病原抗原及抗体;而非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与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等。
2. 病原学检查 对可疑患者的痰液、脑脊髓液、内脏分泌物、脑组织等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是重要的病原学诊断依据,也是评价疫苗效果的重要依据。
3. 脑组织检查 取新鲜完整脑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后切制成4μm厚的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下寻找形态典型的细胞病变,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病,但不能准确反映感染的阶段。还可应用荧光抗体技术直接检测脑内病原体。